第六章 迎接未来:ai时代的教育和个人发展(第3/13 页)

要经过更长时间的检验才能下结论。就拿密涅瓦大学重点采用的远程在线教育的方法来说,其优点是学生可以随时与最优秀的学者互动,从更多不同风格的教授身上汲取知识、经验,但在线教育缺少面对面教学时的那种沉浸感,有时候难以深入交流的问题也比较明显。

无论如何,实验性的密涅瓦大学给“未来如何学习”提供了一种建议性的答案。其实,在中国著名学府中,有识之士也在积极做着有关新教学模式的探索。在清华大学,姚期智院士创办的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(又称“姚班”)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。姚班专注于“因材施教”和教学上的“深耕”“精耕”,设置了阶梯式培养环节:“前两年实施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强化训练,后两年实施‘理论和安全’‘系统和应用’两大方向上的专业教育;着力营造多元化、富有活力的学术氛围,建立多方位、多层次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。”157

姚班对于本科四年课程的设计,与密涅瓦大学有异曲同工的地方。最重要的是,姚班不但提倡多元和专深相结合的教学方法,还特别鼓励面向实践、面向解决问题的教学氛围。计算机科学本身就是一门强调实践的科学,姚班特别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参加竞赛,或参加谷歌、微软等科技公司的实习项目。创新工场与姚班之间,也尝试了共建人工智能课程的合作,将最前沿的产业实践经验、创业经验带给姚班的学生。

姚班的学生非常厉害。姚班第一届学生里,就出了一个后来被大家称为“楼教主”的超级牛人——楼天城。楼天城高中期间就聪慧过人,获奖无数,得过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。进了姚班之后,更是频繁地参加世界各大编程挑战赛,在百度之星、谷歌全球编程挑战赛、Facebook黑客杯世界编程大赛、Top Coder比赛、ACM大赛中显露出惊人的实力,有“一个人挑落一个队”的传奇故事。在喜欢编程竞赛的后辈学生看来,“楼教主”就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“神”级人物。

楼天城的功力不仅仅在于竞赛,在实际工程项目中一样功夫了得。2007年夏天,楼天城就曾在谷歌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