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(第1/5 页)

第26章

苏轼(小修)

【一个不喜欢写文作诗的官员不是一个好的美食博主。】

公元1042年,庆历二年。

“此乃何意?”

两次巨幕出现后,赵祯这次做了充分的准备。

因为他发现此女虽每次着重讲一人,但只要与之相关,各朝各代的事情她都会提及。

这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,不过更重要的还是能给予他们警示,尤其是这次还是讲他们宋人。

之前的预告说此子景佑三年出生,那不就是六年前吗?

此中又一次提到了王安石,这次应当会详说了。

总之赵祯有预感,此次巨幕女子的出现对于他大宋而言,当是大机缘也。

于是他寻了朝臣一同观巨幕,且让众人提笔记录女子一言一行,以供日后探索其中门道。

只是她这句话为何如此奇怪?

每个字他都认识,可组合在一起却完全不懂。

再一看众大臣,个个也都面露疑惑。

有人分析道:“此句之意……苏轼喜写文作诗、且会做官、还喜好美食。”

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听一席话。

众人即便不听女子此言,看了上次的预告也能看出来了。

可重点是这三者之间的关联……

大抵是后世用语有所不同吧,众人只能这样想。

【苏轼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出生于今四川眉山,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和美食家。】

【他是初唐名臣苏味道之后,苏味道和杜甫的祖父杜审言还有李乔、崔融一起被称为“文章四友”,这么一说,这两位大文学家还有点渊源。】

公元697年,武则天神功元年。

武则天终于听到了重点。

苏味道如今是天官侍郎,杜审言如果她没记错的话……有点印象。

未曾想到这杜审言不显山不露水,教育后代倒是颇有心得。

“如今这二人的后辈中可有才情出众者?”

然而她都不了解,她身边侍者如何了解?只好让人去将四人请来说话。

【苏轼与父亲苏洵、弟弟苏辙一起被称作“三苏”,同属于“唐宋八大家”中的成员。】

公元1042年,庆历二年。

曾巩正与同窗谈及务实对国之发展的重要性,谁知巨幕就又来了。